用碳市场约束互联网巨头碳排放
本文原发表于《财经》杂志 作者:吕歆 王赫(绿色和平) 编辑:马克(财经)
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一直贴着“高端”、“前沿”的标签,与钢铁、水泥、造纸等制造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的重工业相比,往往被认为是清洁产业。互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等业务在其广告宣传中也常与“蓝天白云”相关联。
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一直贴着“高端”、“前沿”的标签,与钢铁、水泥、造纸等制造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的重工业相比,往往被认为是清洁产业。互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等业务在其广告宣传中也常与“蓝天白云”相关联。
然而,互联网这朵“云”并不清洁。以互联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为例,据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 2019 年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碳排放量达到9855万吨,预计到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碳排放将达到1.63亿吨。可以说,剧增的用电量与碳排放是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隐形杠杆”。
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陆续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承诺:2030年碳达峰,届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2060年实现碳中和,排放量与减排量互相抵消,二氧化碳零排放。
虽然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目前的碳排放行业结构中尚排不进前十名,但按其过去的增速,很快就将位列排放大户。
国际可持续发展权威刊物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年发表过一篇详尽研究报告,文中指出,若不加以控制,到2040年,全球ICT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从2007年的1%-1.6%增长到14%以上。
中美是全球互联网产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美国的主要科技公司均已公布了自己的减碳目标,其中谷歌自2007年起至今一直保持碳中和。中国的科技巨头中,只有腾讯在今年1月12日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但该规划是非约束性的,尚无时间表和实现路径。
如何约束互联网科技行业快速增长的碳排放?相比企业自律,碳市场是一个更有效的工具。
互联网企业应当如何应对
相比中国同行,在应对气候危机问题上,美国科技巨头要先行一步。苹果、谷歌、Facebook、微软等企业纷纷制定气候目标并付诸行动(图3)。
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减碳行动尚在起步阶段。绿色和平于今年初发布的《绿色云端2020》榜单对部分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进行排名,企业普遍在可再生能源、能源信息透明度等维度表现不足,绝大部分企业未制定相应的碳目标与可再生能源规划。
碳约束时代即将来临。通常,企业可通过技术革新来提高企业产品、设备的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同时,鉴于互联网科技企业碳排放大部分来自于其数据中心电力消费,伴随中国电力系统改革进入“深水区”,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时代已在风口,企业可通过批量采购可再生能源,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园区内自建分布式项目来减少因外购非再生电力所产生的碳排放。
在2020年11月初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到,中国碳市场正在逐步引入抵消机制,控排企业可用通过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机制(ccer)抵消5%的碳核查排放量。其中,CCER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碳汇、甲烷利用等领域。企业可通过将清洁能源发电量折算成自愿减排量,以满足碳市场约束。
在中国,未来碳市场发展如何更好与可再生能源交易市场联动,与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衔接,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减排市场的影响力,依旧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科技、数据中心企业加入可再生能源采购,通过清洁能源应对碳市场约束。此外,碳市场作为长效机制,科技企业应做好长期应对碳市场约束的准备,将碳排放管理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优化企业碳资产管理,长期探索低碳转型发展路径。
同时,为更大效率地发挥碳排放交易的市场职能,就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状况,我们建议中国碳市场建设可借鉴欧美碳市场经验,以30/60碳目标为减碳原则,明确中长期碳排量分配总额,帮助地方分解碳排额,科技企业设立减排目标。同时,建立完善的MRV(监测、报送、核查)体系,以优化被管控企业管理流程。
对于走在时代前沿的互联网科技行业而言,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上,也应该走在时代前列。通过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将企业碳排放管理纳入未来发展战略,向社会充分展示其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一朵真正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