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抵消市场乱象迭出,企业应谨慎对待这一捷径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向社会公开征集CCER项目方法学建议,表明我国自愿碳市场重启已经拉开帷幕。而国际碳抵消市场下的方法学管理、评估标准、监管体系背后的经验教训值得警醒。
2023年3月,基于额外性考察困难、监测数据存疑等原因,全球知名碳减排核证标准(VCS)管理机构Verra宣布永久停用水稻种植方法学“AMS-III.AU”,即通过“调整水稻种植用水管理实践减少甲烷的排放”。
作为碳抵消项目的一项关键方法学,其永久停用反映了碳信用市场的高风险性和诸多监管漏洞:一方面,要如期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条约,提高碳信用项目的透明度与质量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另一方面,企业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应谨慎对待碳抵消这一捷径,避免购买低质量或虚假碳信用,而应着力于能源活动领域的深度减排。
漏洞迭出,壳牌“小规模”稻田碳信用受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UNFCCC CDM)是全球重要的碳市场机制之一,旨在通过鼓励和促进清洁技术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该机制下,水稻种植方法学(AMS-III.AU)被认可并用于减少甲烷排放。
截至目前,277个在Verra登记的项目采用了该方法学,项目来源地高度集中于中国和印度。其中,37个成功注册的项目因此次方法学问题而被暂停。
与此同时,国际油气巨头壳牌被指控通过在中国购买大量廉价的稻田减排碳信用额度,将其用于自身的碳排放抵消计划。壳牌声称这些项目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水稻产量,并为妇女群体提供就业。
然而,这些减排项目的科学性与质量正面临质疑。首先是项目规模问题带来的监管质疑。水稻种植减排项目原本针对的是那些无法适应更加气候友好型灌溉方式的小社区,为了鼓励小农户参与,该方法学的适用对象为小规模项目,特指每年减排量少于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项目。
符合上述定义的项目能够享受在CDM规则下,经过简化的基线设定和监测方法,从而避免普通大规模项目复杂的申请、注册和减排量签发流程。
根据独立新闻机构“气候之家”(Climate Home News)的深度调查,壳牌与至少九个中国稻田碳抵消项目有合作关系,它们都位于中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安徽省东部。这些项目宣称平均每年减排5.8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一个项目的碳排量甚至为5.99万吨,接近小规模项目的上限。
在纸面上,这些项目被作为毫无关联的小规模项目提出,但是它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项目都在同一天,即2017年5月29日获得了同一发起人,一家位于安徽省的农业科技公司的批准。同时,它们的项目设计文件里关于项目的概述也都大体相同,而这些文书都出自同一家咨询公司。
气候之家的卫星图像显示,这些稻田项目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且相互交融,没有明显边界。如果将这些稻田的面积合并计算,它们将绵延200多公里,而它们一年产生的减排量将超过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意味着若将这些项目合并计算,将无法注册为小规模碳抵消项目,也无法获得目前的VCS减排量碳信用。
通过人为分割稻田区块,壳牌设法达到“小规模”准入标准,在获得最多碳信用的同时又使项目规避了更严格的审查,其中包括通常使用的额外性分析,而这正是碳信用项目立项时最基本的考核指标之一。
然而,在油气公司加大碳抵消碳信用投资与规划力度时,越来越多的风险也浮出水面。近年来许多高碳企业因误导消费者、夸大减排量等面临指控。例如,壳牌“碳中和驾驶”宣传在荷兰被投诉。监管机构认为该宣传具有误导性,壳牌无法基于测量数据证明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和林业碳汇的抵消量具有可比性。
“悬崖勒马” ,Verra永久停用CDM水稻种植方法学
2023年2月3日,在发现水稻种植减排方法学(AMS-III.AU)执行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后,Verra对相关项目启动了质量审查,并暂停所有使用该方法学的项目开发活动,包括VCS项目注册、认证及减排量的签发。3月20日,Verra基于对项目额外性评价标准和监测数据质量的质疑,宣布永久停用该方法学。
根据Verra官网,在登记的277个使用该方法学的项目中,37个项目已经成功注册,25个项目实现签发。在总共签发的456万个碳信用中,已有约45万个被用于自愿碳中和,意味着目前市场上还有400万余吨的减排量尚未出售。
目前,Verra正在开发一种新的水稻项目专用方法学,该方法学或模型将基于改进土地管理的方法学。可以预期的是,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壳牌小规模稻田碳信用受质疑,到油气企业低买高卖碳抵消信用,围绕稻田碳信用的碳抵消市场乱象迭出,警醒企业入市需谨慎。Verra主动停用关键方法学,也意味着当前碳信用核算架构中仍有很多不合理和亟待纠正的地方,碳信用市场尚处于一个外部监督与自我审查并存的调整与完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若盲目入局,则有可能使自身蒙受损失。
此外,在“逃避核心减排责任”与“洗绿”指控不断的当下,包括油气企业在内的高排放企业也应深刻认识到碳抵消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投资风险,在能源转型领域攻坚克难,积极推进深度减排,才是通往碳中和的稳健之举。